分享不同年代邯郸西南农村冬季取暖方式

你的样子 发表于 2023-12-19 15:15: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第一阶段(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这个时期是农村生产队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交替阶段。生产队时,每年进入冬季之前,队里便会用马车到峰峰矿区去拉无烟煤,大马车每车可拉3000斤,拉回后当天按人口分给社员,记忆中每户能分300斤。不够用时,由各户自行组织人拉车去拉,每次每人能拉700斤,多是三五结伴,遇上大坡帮推车,一车一车往坡上拉。

有了无烟煤,家家户户便把煤火早早地生在屋里的土炕边,冬天同一房屋里既住宿又做饭。煤火烧的是煤泥,用30%的黄土和70%的无烟煤加水和成。到了数九寒天,室内温度多是零度之下,早上起来屋里会结冻。生产队里每年都给社员按人口分棉花,有了队里分发的棉花,不论大人小孩冬天都是穿棉袄棉裤,夜晚睡觉盖双被,早晨起来,人重轻度煤气,闹头疼是常事。本人深有体会。


第二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至2010年):这个时期是这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发展期,逐渐富裕之后的村民拆老房建新房后,将屋里祖祖辈辈沿用的土炕改为了木制床,也将冬季取暖由土炕前的土煤火改成了铁制的煤球火炉。

用煤球火炉后,不在家家用土活煤泥,减轻了冬季活煤泥的麻烦。冬季取暖用煤球火,家家户户安装烟筒,做饭住宿仍然延续老习惯,同在一个屋,仍然是大人小孩冬天都穿棉衣,夜间睡觉在床上盖双被。煤球炉不比土煤火暖和多少,尽管安烟筒,但早晨起来有时仍有重煤气的感觉。


第三阶段(2011年至今):从2005年开始,这里农村普遍进入了翻建新房的时期,起先盖的是一层独院砖混结构房,之后又出现了二层三层的砖混结构防震房,到了2010年之后这里的农村村民普遍住上了人们俗称的第三代房(建国之后),室内环境有了新的改变,村民住房实现了宽厰、明亮、舒适。家家户户,也都有了单独厨房,再不用卧室与厨房共用了。

冬日取暖呢,自然而然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过去煤火、煤球火,煤火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暖气片和地暖,还有备用的室内空调设备。冬天由于农村房空间大,面积大,室内温度不算高,虽然比不上城市楼房温度高,也是都在12度以上,这对长期靠煤火、煤球火、煤炉取暖的村民来讲,已经是心满意足了。他们依然延续着冬天穿棉衣,晚上睡觉盖双被的习惯,进门不用脱棉衣,出门不用加厚衣,让他们如此过着如今冬天的舒适日子。


上述冬日取暖生活情况,仅是邯郸西南部一带农村过来和当下的情况,与南方和东北、西北的情况,是有所不同的。你们那里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分享为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