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安: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

零零九 发表于 2023-11-16 15:54: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近年来,武安市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产业繁荣发展,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旅游富民作用充分显现,文旅产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作用日益明显,为加快建设富强文明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新武安贡献着文旅力量。

——完善体制变“零”为“整”,全面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文旅融合。2012年,文化、旅游部门分别单设,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各自发展,2019年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将市文广新体局、市旅游局合并组建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至此旅游有了灵魂、文化有了载体,实现了“诗和远方”的完美结合,所辖范围扩大至全市文旅企业、文博场馆等领域,承担起丰富全市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任。资源整合。

按照“能融则融、宜融尽融”的原则,对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统一规划开发,构建起了“旅游+非遗”“旅游+演艺”等八项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为旅游产业注入全新的文化底蕴,为文化事业的发展传承塑造鲜活的产业形态。政策支持。相继出台了《武安市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恢复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等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推出了旅游一卡通、文化惠民卡等消费卡券,创新性建立假日旅游“两防两保”工作机制,优化了文旅产业发展环境。

——旅游交通变“堵”为“畅”,整体提升旅游道路可进入性。长期以来,进入西部旅游区仅有原309国道一条双向单行车道,每到节假日交通拥堵成了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2016年以来,武安市全面优化县域旅游路网,建成直达景区的旅游专线,将路程由1个多小时缩短至20分钟,建成总长130公里的白云、盘龙等5条风景大道,打通京娘湖隧道、朝阳沟隧道等四条山体隧道,将500平方公里的西部旅游区融为一体、连成一片,形成“高速连通域外、快线直达景区、环线串联景点、绿道游线赏景”的旅游路网格局。

——生态修复变“黑”为“绿”,全力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引导钢铁产业向旅游产业“大转型”,先后培育出七步沟、朝阳沟等一批“矿老板、煤老板”转型文旅产业的典型,特别是东山钢铁投身文旅产业,布局三大板块:在西部投资18.6亿元改造提升古武当山景区,在东部建成国家4A级景区东山文博园,在中部开发建设太行武安城城市文化休闲综合体,2000多钢铁工人变身为旅游从业者。从矿山治理发力,实施生态环境“大修复”,九龙山矿山生态公园建成集休闲观光、慢跑骑行、野营拓展等于一体的城郊山地生态公园;贺进镇废弃的白云岩矿山修复改造为太行山抗战景区;白沙村实现了由粉尘飞扬的矿山村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转变。

——老旧村庄变“废”为“宝”,加快实施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以文化引领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了伯延古镇、楼上戏曲小镇、田鑫亲子小镇等一大批特色小镇,先后建成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乡、村5个。积极发展民宿产业,成功举办太行民宿产业发展(武安)会议,以打造太行客栈、福寿山居、养生精舍等独具太行风情的主题民宿引领民宿产业发展,将王坡、地脑、后渠、岩角、白王庄等一批自然村、废弃村“修旧如旧、建新如故”,就地选材打造太行山石板房高端民宿。依托遍布城乡的非遗保护项目,培育出河北宋祖酒业有限公司、武安市淑芳家纺加工厂、武安市来兴香醋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非遗生产性保护企业,吸纳数千名乡村群众上岗就业,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产品业态变“简”为“潮”,加快构建全域全时产业格局。2012年武安市仅有7家A级景区,产品也是单一的生态观光游。经过多年的开拓,武安市连年被评为“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通过承办第四届邯郸市旅发大会、第六届河北省旅发大会,全面夯实全域旅游发展基础,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景区品质提升。重点景区景点增至20余家,国家A级景区达到10家,推出了实景演出、夜经济、轻奢露营等特色旅游产品;先后举办了第十四届京娘湖爱情文化节、第九届七步沟拜月大典、第十七届古武当山桃花节等节庆活动,形成独特的旅游品牌。旅游要素完善。建成了五星级宾馆财富国际酒店、度假型智慧酒店晨曦酒店;旅行社由8家发展到26家,国旅、携程等品牌旅行社纷纷入驻武安;文创研发形成“武安游礼”产品套系。文化底蕴彰显。“六大文化”脉系助力旅游业态发展:在磁山文化研学,可以体验史前文明的灿烂;在太行武安城文化休闲综合体,可以通览中国两千年冶铁历史;在戏曲小镇,可以感受太行戏韵的激昂;在伯延古镇,可以品读武安商帮货通天下的传奇故事;在冶陶、河西红色旧址,可以感受红色革命精神的伟大;在遍布各地的民俗展馆,可以品味武安人文风情。

——公共服务变“点”为“面”,促进全民共享文旅发展成果。武安市充分发挥“两馆一站一中心”的龙头牵引作用,不断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档升级。文化馆、图书馆在全市20余个乡镇建立了分馆和馆外服务基地,连续获评“国家一级馆”,在全省率先开通了“文化云”“智游武安”数字服务平台;新建了文体中心及武安博物馆等7个公益性文博场馆;22个乡镇及工业园区高标准建成综合文化站,502个村建立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在458个村建设了文化广场,组建各类文艺团队751支,开创性地实施了村级文化服务中心“五+N”模式,成功创建第一批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深入实施“文化七进”惠民工程,年均开展各类文化下乡500场以上;不断加强精品创作,年均创作文艺精品120件,平调落子剧《贺进》《江姐》《法与情》等原创作品深受群众喜爱。先后建成投用23座旅游驿站、28座旅游停车场、150座旅游厕所,布设188块旅游交通标识标牌,开通5条旅游公交专线,建成了18个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的游客中心服务体系,全面构建了以旅游交通为基础、辐射全域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文物保护变“浅”为“深”,大力传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文物资源丰富。全市已发掘可移动文物3334件(套),不可移动文物2021处,是“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文保事业成效显著。组建武安市文物保护中心,在全市设立77处文物管理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中国古建筑保护与合理利用武安论坛”;累计投资2亿余元,对全市20余处文物进行了修缮。文物考古成绩斐然。近年来,先后完成了旅游环线等50余个项目的文物调查勘探,先后出版《武安民居文化》等文物研究专著。赵窑遗址考古发掘被列入“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重大项目;磁山文化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殷殷初心如磐,时代答卷常新。在加快建设“文旅融合,全域全季”旅游强市的征程上,武安文旅一定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文旅、体旅、农旅、交旅等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让“诗”和“远方”实现更好联结、共创美好生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