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3年,17岁刘秉忠做邢台节度使府令史,突然放弃官职,到武安山中隐居起来?

城西女装 发表于 2023-9-7 09:39: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1216年,刘秉忠出生在元邢州(邢台),父亲刘润在蒙古政权地方机构中担任下级官吏。
他生来聪明,学习非常刻苦,8岁入学,每天背诵诗书数百篇。

13岁,他作为人质于都元帅府(按当时法定规定,凡在蒙古贵族领地为官的汉人,都必须以儿子为人质 ),看到官场尔虞我诈,也了解到蒙古人习俗和从政要略。

17岁,成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每天伏于书案前记录抄写,掌管文书。

刘秉忠不安心在这种平庸无为的工作、生活现状,时常为此郁闷不乐,因为他心中有个念头:“我家世代为朝廷所重用,我怎能自甘沦落,作一介刀笔小吏!大丈夫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就应当隐姓埋名,等待时机,以期有朝一日再展鸿鹄之志。”

他为了远大抱负,放弃了自己的职务,到武安山中隐居。

虽在深山老林,但留心天下时事,茹苦耕读,以待良机。

后来,天宁虚照禅师知道后,招他剃度为僧,从此有了“聪书记”的称呼。他游遍云中(山西大同),留在了南堂寺。

刘秉忠博学强记,精通《易经》《皇极经世书》、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等。

1242年,元太宗后乃马真氏元年,27岁时,他和高僧海云禅师北上,谒见忽必烈。

他对天下时事了然于胸,受到忽必烈的欣赏。加上他懂得报恩,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改革,也为辅佐忽必烈完成一统帝业发挥了自己的才能。

从刘秉忠经历可以看出,他几经曲折才得以遇上明君。所以人生当中,失意时不要气馁,不要抱怨,要茹苦耕读以待他日成器。立大志,勤苦练,有本事,才能成大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