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 吃饭为大,为了把手中的饭碗牢牢端住,粮食储备工作便尤为重要,储备粮既可以调节稳定市场,又对国家安全有重大意义。今年我市的储备粮轮换入库工作已经完成,一起去看下我们的大粮仓吧 根据今年储备粮轮换计划,我市对阳邑中心粮站6号仓的储备粮进行了轮换。记者沿着6号粮仓外部扶梯,来到粮仓门前。打开仓门瞬间,一股淡淡的麦香味扑鼻而来,仓内气温凉爽舒适。从踏粮板上往粮仓最深处走去,看到的是满仓满谷的景象。据介绍,目前这个仓库储粮高度达7.28米,共计5500吨,全部为今年新收获轮换入库的小麦。金灿灿的麦粒色泽靓丽,颗粒饱满,展示着丰收的喜悦。

据市发改局粮食储备科科长郭永亮介绍,今年夏粮收获的小麦质量非常好。按照国家标准,小麦三等以上就可以作为储备粮,容重达到790克/升的就是一等粮,而今年我们新入库的小麦容重达到816克/升。为了保证储备粮质量和储存安全,每个粮仓都采用了先进的现代化粮情监测系统,配备有多点位的电子测温系统,可对仓温、粮温、仓外的温度、湿度实时监测,确保储粮安全。

仓库外部安装了机械通风及环流熏蒸系统。新粮入库正值夏季高温季节,温度高、湿度大,收购入库时间长,加上小麦自身储藏特性,收购期间易造成升温发热现象,给安全储粮带来一定隐患。有了机械通风及环流熏蒸系统,不仅能降低仓内温度、粮堆表层粮温、仓内湿度,还能减少储粮害虫滋生和化学药剂熏蒸,有利于粮食的安全储存。

可视化及智能“一卡通”系统的应用,使一车粮食从入库扦样、检验、称重、卸车,到结算支付,1小时内即可完成,从源头保证信息准确,所有环节公开透明,让农民卖“明白粮”,百姓吃“安心粮”。


“粮食质量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粮食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我市发改局对这次轮换入库的小麦质量、品质和食品安全指标进行了严格规范的检验。”市发改局粮食质检中心主任杨丽华一边操作一边告诉记者,“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监测体系,进一步提升了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认认真真毫不懈怠,从源头上做起,保证入库粮食的质量安全。”
据了解,我市共有三个原粮储备粮站,分别是阳邑中心粮站、崔炉粮站和下白石粮站,每个粮站内设有仓容不等的粮仓。每年夏粮收获之季,我市就会同步进行储备粮轮换入库工作。
“在夏粮收获之前,咱们发改局就积极腾仓并容,拿出有限的空库资源来安排咱们的夏粮收购工作。截至7月10号之前,咱们的5500吨轮换工作已经结束,发改局、财政局、农发行三部门完成联合验收工作。5500吨小麦的颗粒归仓,也预示着我们的夏粮收获工作进入尾声。整体来说,这几年武安粮食储备工作高速发展,目前我市粮食储备库存总量充足,处于历史高位。辖区内中央、地方储备粮和社会粮食企业商品储备粮可满足全市居民一年的口粮需求,粮食市场供应完全有保障。”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无论在什么环境下,这满满的储备粮就是我们的底线和底气,踏实奋斗吧,我们有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