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武安四区区长贺进为掩护群众英勇牺牲,人们至今不忘(三)

路里 发表于 2022-7-24 17: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本帖最后由 路里 于 2022-7-24 18:00 编辑

六)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带领区干部开荒种地
贺进虽出身于富裕家庭,但他自幼养成了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大人给他的零用钱,他都用小盒子存放起来,从不轻易花掉。自参加革命工作后,在生活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比如在穿戴上,从来不讲究,粗布衣,粗布袜,还是自家做的,盖的被子是1937年参加革命时从家里带来的。他平时不抽烟、不喝酒,更不下饭馆,下乡后就同群众同吃一锅饭。一次到后临河村下乡,派饭到武才贵家,才贵心想,区长轻易不来咱家吃顿饭,得让区长吃好点。于是,他让老伴中午做了两碗面条。贺区长看着这热气腾腾的面条便问“咱们全家都是吃面条吗?”说着双腿迈进厨房,一看家里人却吃的是汤菜小米饭,贺区长扭头就将这面条送到才贵父亲的手中,并乐呵呵地说:“老人家上年纪了,这面条应该您吃,我年青,吃什么都可以。”老人家眼含热泪,手打哆嗦地端着面条说:“我活了这么大年纪,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好的官阿!”


为了响应党的“开展大生产运动部分自给,以减轻群众负担”的号召。在区委的领导下,区政府组成了干部开荒队。贺区长以身作则,一马当先,带领大家起早贪黑地干。在他的影响下,个个精神抖擞,中午也不肯休息。贺区长的手磨起泡,结下了茧,同志们劝他休息,他总是说:“这算什么,比前方流血牺牲好过得多了。”开出的荒地种上谷子,贺区长抽空就往地里拉大粪,群众看到区长挑大粪;认为是件新鲜事,说:“国民党区长贺银华骑马坐轿还嫌不舒服,共产党区长贺进同我们一样挑大粪,真是少见的事啊!”

辛勤的汗水换来丰硕的果实,由于贺区长和区干部们的辛勤劳动,秋天的谷子获得了好收成。第二年小麦也超了产,谷、麦两季都超额完成了三个月粮食自给任务。这不仅促进了生产,减轻了灾民的负担,而且密切了党群关系。

(七)文武双全多才多艺,关心支持教育成立完全小学
贺进同志不仅有文武结合的指挥能力。而且有超群的口才,是做宣传鼓动工作的能手。他和同志们研究如何做好党的群众工作时说:“要做好宣传工作,让群众爱听自己的话,每次讲话时,目的要明确,先弄清这次讲话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内容要丰富,语言要生动,形象要鲜明。根据党的方针政策,从群众的思想实际出发,解决他们思想中的现实问题。同时,旗帜鲜明,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爱什么,恨什么基次,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的听众心服口服。”

贺进同志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毎次开会只要有贺区长讲话,群众总是提前到会。贺区长咬字清楚,声音圆润洪亮,生动活泼,感情充沛,有声有色,再加上他的手势,简直象演员演戏一般。男女老少无不爱听。只要贺区长一讲话,会场上有时笑声朗朗,有时鸦雀无声,没人打盹,没人喧哗,更没人想离开。一散会,群众象看戏回来一样,心情格外舒畅,高兴地说:“听了贺区长的讲话,真比看三杆旗(武安当时名演员)还过瘾”值到现在,在继城只要一提起贺区长开会,凡是听过他讲话的人都会赞不绝口。可见贺区长的进话使得多少人从他的口中明白了真理,汲取了力量啊!


贺区长还特别关心穷苦孩子识字读书问题。抗战时期,继城只有一所初级小学。贺进同志想,要解决这里群众文化水平低的问题,适应当前形势需要,就必须开设一所完全小学。他把这一想法向区委进行了汇报,和区委领导同志交换了意见。区委同意他的意见,决定将继城初小改成完小,并由贺进同志兼任校长。

为了适应当时经济形势和战争年代的特点,同时保证适龄儿童都能上学,就采取“学习、生产、备战”三结合的办学方法。按10人结成一个学习互助组,互相帮助,进行学习,坚持农闲学习,农忙生产;夜间学习,白天生产。同时,互助起来站岗放哨和做家务活,如拾柴、担水等,深受家长们的欢迎。特别是对家庭条件不好的儿童帮助更大,既解决了家庭困难,又学习了文化。同时村上还拔给学校一些闲散土地,供学校生产之用,以弥补学校经费不足。为配合战备训练,在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打枪、学投弹、埋地雷等等军事技术。这种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做法,深受干部、家长的欢迎。


贺进同志不仅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生产,而且还很注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他经常给孩子们上政治课,作时事报告,还同孩子们一起唱歌、打球、做游戏、谈心。学生们在他的耐心教导和培养下,健康成长,进步很快。从毕业的百十多名学生来看,大部分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优良的学习成绩和勤劳俭朴的生活习惯。这批学生毕业时,正值抗日战争即将胜利,解放战争即将开始之际,因此,不少同学离开学校走向了革命队伍,成为一批骨干力量。后来,有的南下到了大别山,有的还参加了抗美援朝,现在多数已成为县团级干部,有的提升为副师级,有的象他们敬爱的贺区长一样,将青春献给了祖国的解放事业。

八)为掩护群众转移,英勇牺牲,乡亲们眼睛都哭肿了
1944年10月10日的傍晚,贺进区长和民政助理员赵湘等同志一起到困难最大,离敌人据点只有12华里的东梁庄去帮助秋收种麦。因汉奸李天顺、孙国良告密,在次日凌晨,突然听到枪声,放哨的民兵急促地跑来报告:“贺区长,敌人来了!”贺进同志马上跑到村指挥部门口窥探,发现敌人分路包围过来。


这时,赵湘和村干部也跑出来了,个别群众惊慌失措地在街上跑。大家催着他和赵湘同志快进村里掩避洞,但贺、赵二同志断然拒绝,并说“在这关键时刻,我怎么能丢下群众不管,去保自己的命呢!”他用命令的口气对村干部说:“赶快带领群众沿河沟向村南转移,我和赵湘同志在后边掩护,要快!立即行动!”


当群众刚到南河沟时,一股敌人尾追过来,贺、赵二同志为了掩护群众安体转移,让群众脱险,他俩立即向村西方向奔去,并朝敌人开枪射击,故意把敌人的注意力引向自己方面来。群众脱险了然而他俩却被从山坡上冲下来的一股敌人重重包围,因寡不敌众,赵湘同志在同敌人搏斗时,头部中弹英勇牺牲了。这时贺进同志下肢负了伤,子弹也打光了。为了不让敌人获得武器,他迅速把手枪拆开摔坏,顺手搬起一块石头向猛扑过来的敌人砸去。这时,士儿颗万恶的子弹向他射来,贺区长倒在血泊里,为国为民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第二天,正当人们端起碗吃早饭的时候,这个不幸的消息传到了继城的大街小巷。男女老少听后,简直象一盆冷水迎头浇来,又象一块千斤重石压在头上,万分悲痛,千仇万恨交织在一起。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正在端着碗吃饭的老大爷说:“我不信,贺区长不会死的”。

但事实毕竟是事实,它是无情的。回来的不是满面春风的贺区长,而是贺、赵二同志的遗体。全村男女老幼见后,无不悲痛欲绝。妇女们哭喊着说:“贺区长啊贺区长,您再睁开眼看我们一下吧……”有的人赶紧撂下饭碗,缅出清水,给烈士们净面,洗伤口上的血迹,有的人献出目已最好的衣服、鞋帽,给烈士穿戴上。由贺进同志亲手创建和辛動培肖的继城完小的师生们,闻讯贺校长突然牺性的噩耗后,有的采右木鸡,有的失声痛哭。不少人把眼睛都哭肿了,他们忘记了吃饭:忘记了上课于被贺进和赵湘同志掩护而脱险的东、北梁庄的广大群众,更是悲愤填膺。尤其是对贺区长感恩最深的王果的,简直象疯了一般,哭得几天都吃不下饭。


为了悼念贺、赵ニ同志继承先烈遗志,县里在继城镇召开了追悼大会。李承文县长代表全县人民在全区隆重的追悼大会上致悼词,他几次声音哽塞,泣不成声,台下的群众,个个低着头,用手绢儿、衣襟和袖子擦着眼泪,有的失声痛哭,站立不起。


会后,广大群众化悲痛为力量,决心抗战到底,赶走日寇,誓为贺区长报仇。

县里为了永远纪念自己的亲人贺进和赵湘二位烈土,干部群众一再要求把继城镇改名贺进镇;把贺进、赵湘二同志牺牲的地方邓家庄改名为贺赵庄。现在的“贺进”、“贺赵”,不仅是两个村,而且是乡镇所在地的名称,一个叫贺进镇,一个叫贺赵乡(贺赵乡现于寺庄乡合并)。

 

位于贺进镇的贺进烈士陵园

 

位于贺赵的赵湘烈士陵园


为永远纪念先烈士教育后代,在贺进镇建立了烈士祠堂,院内青松挺立,象征着烈士们坚韧不拨,忠贞不屈,英勇顽强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门旁对联镌刻着,“革命英雄血洒太行,为国牺牲万古流芳”。

1970年4月5日,又在贺赵通往西河沟(烈士牺牲地)的山坡上,群众自发集资,自找石工,刻制了一座纪念石碑,上面刻着:“抗日烈士贺进、赵湘同志牺牲纪念。”年复一年过去了,此碑虽处在山坡上,但无丝毫损伤,并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一个场所,当地的党员、干部、民兵、学生……继常到这里请老一辈知情人讲烈士的英雄事迹,上传统教育课。每逢讲到当年生产度荒,贺区长同群众一起拉犁种麦时,讲到当敌人包围袭击,贺、赵二同志为了掩护群众而壮烈牺牲的经过时,所有听讲的人不禁潸然泪下,甚至失声哭泣。

78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人民的好儿子贺进和赵湘同志却永远活在武安人民心中,他们的高尚情操和英雄行为永远成为武安人民精神的无价之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