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干过生产队长、村支部副书记、当过武安市水利局、邯郸市水利局领导干部。如今,退休后的他脱掉了白衬衫,扛起了记忆里的锄头,穿上了千层底老布鞋回到自己的家乡流转土地,开垦荒山,让荒芜的田野重现“高粱红,玉米黄,大地笼罩青纱帐”。他就是武安市西土山乡西寨子村的"郝元付",一个只想家乡变得更美,乡亲过得更好的古稀老人 眼下正值“三夏”收种繁忙时节,在西土山乡西寨子村,将近四十度的高温天气下,两台拉水车开进了农田,二三十名村民相互协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玉米点种作业。在不远处的地头,75岁的郝元付带着草帽,坐在小板凳上,一刻也不敢放松地指挥着这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三夏”点种。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衣衫,在他T恤上留下一块块斑驳印记。这是郝元付流转土地以来,因为天旱无雨,第一次放弃机械化作业,改用人工点种的方式进行播种。
退休后本该在家安度晚年,为何年近古稀的郝元付还要如此拼搏,这要从他热爱的家乡土地的变化谈起。
在农业合作化时期,为了家里能多分一点儿粮食,少年时期的郝元付放下了书包,扛起了锄头,承担起了本不该属于他的那份责任。经过两年的磨炼,18岁的他便成为村里的生产队长,当年全村14个生产队,郝元付所在生产队的粮食产量年年领先。
5年后,23岁的郝元付当选为大队的村干部,在老村支部书记的带领下,他们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粮食产量迅速提高,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典型村。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郝元付感慨地说:“那个时候,我们村只五月这一季,就能向国家交公粮150万斤,一个村啊!”
那段岁月虽然艰苦,可对郝元付来说却是一生的骄傲,也让他对村里的田地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
28岁后,郝元付先后到武安市水利局、邯郸市水利局、峰峰大跃峰渠担任领导干部职务,参与多项大型水利建设、修复工程。60岁退休以后,他从邯郸回到家乡,走进田地里,看到的光景让他不胜唏嘘。从前带领大家修建的水利工程全都损毁,本该长满粮食的地里也杂草丛生,这让他内心百感交集。
几年后,儿子郝利杰下海创业,创办了邯郸市瑞杰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父子俩共同努力,积累了一定财富。郝元付又萌生了在家乡承包荒山、植树造林的想法。
2016年,本该安享晚年的郝元付,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回到家乡,与支村“两委”干部协商,注册成立了河北洺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包荒山,流转西土山乡西寨子村、东土山村和富润庄村土地3500亩,创建了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随后的一年时间里,郝元付和儿子聘请专家,创建团队,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园区水、电、路、讯、网、暖、气、排污、雨水收集和土地平整“九通一平”,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基本达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无害化安全生产。
2017年以来,公司聘请多所工程院校教授、院长,实施产学研一体化,打造有机杂粮基地,利用公司+农户的模式,为茅台酒订单种植1万多亩红缨子高粱,使农民增收1400多万元;打造有机优质果品基地和生态林基地,栽植推广的200亩、2万多棵冀红苹果、烟8苹果及优质桃、梨、樱桃等25个品种,栽植了13万棵桧柏、雪松等10个品种;打造优质中药材基地,栽种10万棵连翘;打造特色养殖基地,建成百亩千头野猪林。带动周围村民4万人次到园区就业,促进农民增收320多万元。
2018年以来,河北洺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先后被评为武安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武安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邯郸市级现代农业园区、邯郸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河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河北洺岸农业科技小巨人;全省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等。
郝元付:“办这个产业的最初没想着自己能赚多少钱,只是想着把村庄变变样貌,荒山能绿了,地也能种好了,这就是我的愿望。”
少年时期放下书包,扛起锄头,他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老年时期脱掉白衬衫,穿上布鞋重回田野。他又主动扛起了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责任,年龄也许会压弯脊梁,限制腿脚,但改变不了郝元付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对家乡土地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