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了!武安00后自制火箭冲上天!
“这次送中国宇航员上天的,是长征二号F火箭,它至今保持着100%的发射成功率……”近日,武安市第三中学举办了“科学进校园”活动,百余名师生齐聚一堂,一边观看神舟十七号飞船发射视频,一边听该校高三学生张鑫泽讲述火箭知识。
今年17岁的张鑫泽,个头不高,留着平头,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坐在身穿统一蓝色校服的学生堆里,很难被发现。但这名中学生却有个特别爱好——研究和制作火箭。
前不久,张鑫泽自制的一枚火箭成功通过专业机构的试车测试。这事引起不小轰动,张鑫泽也因此成为师生眼里的奇人,大家还送他一个响当当的绰号“火箭小子”。痴迷自制火箭
“我从小就喜欢看航天类书籍,有个航天梦。”在接受采访时,张鑫泽讲述了他与火箭的不解之缘。
小学四年级的一天,张鑫泽翻阅一本航天类书籍,被几张人类登月的照片所吸引。“他们又不是嫦娥仙子,是怎么登上月球的?”张鑫泽不解地问。老师告诉他,人类是依靠大推力火箭实现登月。
这种流线型身体、弹头般脑袋的大推力火箭,总高度达到100多米,直径超过10米,可以将100余吨重的物体送上太空。看着国外大块头火箭的图片,张鑫泽立志:“我也要造出中国的大推力火箭,送咱们宇航员登月。”
很多孩子都有航天梦,但能为梦想迅速付诸行动的却是少数,而张鑫泽就是少数中的一个。他说,小学时读了很多航天类书籍,到初中时就开始由易到难,尝试制作水火箭、固体动力火箭,以及最难的液体动力火箭。
因高中课业较多,张鑫泽就利用寒暑假时间自制火箭。其间,他坚持早晨5时起床,抓紧完成作业,然后带上午饭到离家不远的荒地做实验,一直忙到晚上10时才回家休息。
切割、打眼……在漆黑夜晚,张鑫泽戴着头盔,忘我地加工火箭零部件和尝试做点火试验。“过程困难重重,需要反复面对失败,但自己从没产生过放弃念头。”他认为,失败越多,预示自己距离成功的目标更近了。
得到广泛支持
制作火箭需要花费不少钱,当得知儿子张鑫泽特别喜欢自制火箭,父母马上给予资金支持。父亲张云峰说:“我始终认为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么多年,我们从未反对过孩子自制火箭。”
火箭制造原理涉及较多物理知识,张鑫泽实在看不懂就去请教班主任刘复汉。原以为刘老师会批评其在浪费时间,但恰恰相反,老师并未批评“火箭小子”,还和张鑫泽一起翻阅书籍和分析失败原因。
“液体动力火箭一般由动力装置、箭体结构和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是目前主要的航天运载工具。”刘复汉说,一般中学生只要爱动手、动脑,就可以根据爆竹原理制作出简单火箭,但张鑫泽却利用课内课外知识和反复实验,自制出结构复杂、推力较大、能回收的液体动力火箭,这可是个奇迹。
“我看到鑫泽手里那厚厚一摞图纸和各种自制火箭的照片,就知道这孩子不一般。”刘复汉说,他当时马上想到《火箭小子》一书里的内容。
《火箭小子》是美国火箭专家小霍默·希卡姆创作的文学作品,塑造了一群少年为追逐航天梦而自制火箭的故事。刘复汉想不到,自己的学生中竟然也出现一名“火箭小子”。 “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大胆尝试搞发明创造。”刘复汉说,作为老师,他耐心给张鑫泽讲授相关物理知识,还介绍其在网上学习航天知识公开课。
张鑫泽自制火箭的消息不胫而走,同学们出于好奇,也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假期,我约鑫泽出去玩,他总以在造火箭为由拒绝,我以为他在吹牛,没想到是真事。”该校高三学生张浩淇说,同学们为身边有个“火箭小子”感到骄傲。当得知张鑫泽找不到火箭试验场地,他们就一起帮忙寻找。
向着梦想前进
在大家支持下,张鑫泽先后成功自制出水动力、固体动力类火箭20余枚。拥有丰富经验后,他于今年暑假期间,又做出第一枚高达3米的液体动力火箭。火箭制作完成,仅仅算成功一半,它还要经过专业试车测试,才算研制成功。
但一名中学生自制的火箭,又该去哪里找专业的火箭发射场呢?这可难住了张鑫泽。一次浏览网页,他看到位于江苏省的翎客航天科技(江阴)有限公司提供飞行器试车服务,便联系上该公司,提出试车申请。
翎客航天科技(江阴)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主要从事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民用航空器维修和零部件制造的民营企业。该公司负责人胡振宇说,得知一名17岁少年要来做液体动力火箭试车,他觉得挺稀罕,但本着支持青少年搞科研的想法,同意张鑫泽带火箭过来一试。
2023年7月31日,在该公司发射场,专家团队对张鑫泽自制的液体动力火箭进行试车测试。当时,张鑫泽距离试车台只有不到30米。“为了制作这枚火箭,我花费很多心血,家人先后赞助4万多元经费,一旦失败,这些都将化成飞灰。”他说,“当专家按下点火按钮,火箭喷射出巨大火花,轰鸣声响彻全场的一瞬间,我激动地跳起来,因为觉得所有付出都值了!”
现在,自制火箭已经成为张鑫泽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表示,明年高考,想报航空航天类专业。等高考后,他打算做一枚更大的火箭,然后带着它去上大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