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弟狂魔 发表于 2023-11-22 10:35:58

陈淮山 ‖ 那年那戏那段儿唱



这是平调《姜桂芝》(合家欢乐喜洋洋)的音频赞料。导演:路有宽。作曲:陈淮山。演唱:吴凤平。伴奏:爱乐乐团。

该剧是武安市戏曲学校2000年秋,移植于京剧《花枪缘》的剧目。当时开班巳两年,学生们除各类基础课学习外,急需一出大戏作为教学实践用。我们几位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移植京剧《花枪缘》。于是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它谱曲成一一平调《姜桂芝》。当时学生们的艺术已颇具水平,但还不具备公演的条件。所以排成以后,只是小范围的演了几场,但影响却很大。尤其是其中的这段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007年市平调落子剧团复排了此剧,在原先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又都进行了加工提髙,一度成为剧团的首打节目。其中的这段唱,很快就成了经典中的经典,并被政府有关部门做成光盘,作为武安文化特色礼品向贵宾、友人相赠。
这段唱就是剧中人姜桂芝在二堂自我表白时所唱。唱词很多,很长,一共有96句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段儿唱。”这样长的唱段本身就是一奇,在加上其中妥贴的语言,多变的板式,丰富的情感,和精采的演唱,使这段唱的生成特别的唯美致贵。
唱段先从一段音乐化了的[小队伍]滚头击乐开始,接[二八长过门]启唱[二八板]。那旋律进行沉稳、自然、合着人物的健步上场,得体、老道、落落大方。准确地刻画了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和作用。首句唱“我的家住南阳地”采用[二八起腔]的唱法,曲腔髙峻挺拨,充满阳光,似乎一上来就有一种不可阻挡的向心力,一下子就把观众的心抓住了。随后的[二八长套大过门]更是对这种情感表达的进一步的扩充和发展,使千万观众很快入戏,且欲罢不能。接下来旋律趋于舒缓,曲腔进入[平二八板]。那铿锵有力、错落有致,上下对应、均匀和拍的曲腔旋律,是那样的和协流畅,对仗工整。像“臊得我脸儿红,头儿低,恨不得抱头钻进水缸里”,“欢喜得罗艺见了我,就把笑脸迎那,满面笑嘻嘻”等唱句,是张驰有度、抑杨有适,收放讲究,规范脱俗,不仅曲腔音调好,且情景交融、感染特别,惬意到了极点,大家过足了戏瘾。当唱至“请宾客摆宴席,吹吹打打满堂喜”时,曲腔掀起个小高潮,听者如春风摆动,暖流湧心。“点花烛、拜天地,花枪结了缘,做了好夫妻”。用一领众合的对答形式演唱,曲腔此起彼伏,拥波逐浪,音乐色彩极为丰富,情感交集恰到好处,是尝不尽的人间甜蜜,悦不完的月圆花好。当唱至“好男儿立志在疆场上,怎能够虚度这大好时光。罗艺他还要进京赴考场,凭花枪也要中个状元郎”时,曲腔随进入到[紧二八板]中,沸腾的旋律情感上扬,饱满的音调令人击掌,咬字清晰有力,发音干剥利脆,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向往。一顿一挫一抑一扬,始终弥漫种豪情满怀,慷概悲歌的味道。到“送别时我叮咛他,远离家乡心心相印,一定要常把那书信来往”,音调缓中有急,柔中夹刚,把那柔情蜜意、无限缠绵的人中情怀,表达地超凡脱俗淋漓尽致。真是万物苍生无不为之动容。那一声“流泪眼观流泪眼,送别亲人痛断肠”,又是何等的悲怆。特别是那个重复句一一“痛断肠”,曲腔冲天而起,随后急跌而下,这一起一伏使人心痛的把血都快流出来了。更有那甩腔后的大唢呐主奏的音乐片段,使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随着这种情绪的发展,那伴唱“耿耿秋夜长,孤单小寒窗,漫漫愁不断,默默盼夫郎”的四句唱,犹如凄风苦雨迎面而来。那是说不完的人生苦短,道不尽的离愁别绪呀!曲腔幽怨悱恻,旋律低回沉郁,感情真挚执着,演唱泣地恸天,连鬼神也要受到感染。行腔至“我的儿一桩心事腹内藏,常提起为什么他无有爹来只有娘”,曲腔嗄然而止,情感再造漩涡,把此人此戏此故事的“魂”通过[单键锣]高高祭出,昭示于目,其手法儿精到,引人入胜。紧接的“一句话问得我两泪汪。一句话勾起我数十年的往事我好心伤”,悲从天上来,情从地中翻,泪了音乐,泪了调门,泪了人间所有的有情人。此后曲腔进入到[跺板]中。从“你走后如石沉大海无处访”到“陪伴我只有那杆枪,只有我夫郎那杆旧花枪”,真是伤心红泪,万种情怀。真是揪心揪肺,肝胆俱裂。此情此景正如接下来的合唱所表述的:流尽心酸泪,熬尽苦时光,离别数十载,深情总难忘,何时重相见,话别这凄凉。一阵击乐[小长套]转[硬三锣]引出来“春雷一声划破长空振天响”的唱句,唱腔进入到[二八快板]中,旋律激越、气昂。较前格调真是那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感觉。唱腔最后转入[散板],却在末未处“喜洋洋”的三个字上再又转入到[二板]旋律上结束,颇有新意,美妙绝伦。
这段唱的唱腔和音乐,经过多次的反复推敲,很多地方儿已突破了传统的程式。因词生腔,由腔保调,严谨准确,细致入微地刻化了人物的喜悦、酸楚、忧愁、欣慰等各种感情。再加上著名演员吴风平的真情演唱,终成一曲佳作,广为流传。

我作为本剧的曲作者,需要说明的是:感情创作那是必须的。但在我一生众多戏的音乐创作中,真正能使我以泪洗面的戏,是屈指可数,而此年此戏此唱段就在其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淮山 ‖ 那年那戏那段儿唱